一份報告顯示,最多5年後,自動化和人工智就會威脅到人類就業,面對這一情況,人們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技能。普華永道調查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萬人,他們大多表示确實對自動化可能取代自己的工作而擔憂,但他們也說自己願意學習新的東西,防止自己失業。
10月4日,Redwood Software和Sapio Research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,報告顯示,IT領導者認為到2022年,自動化可能會影響到60%的企業,并且會在這個過程中影響到人類就業。如今,普華永道發布了一份新的獨立報告,報告指出:人們可能必須得練習和學習新技能了,否則自動化機器接手某些工作後,這些人将面臨失業的風險。
這份名為《未來的勞動力》的報告,對來自中國、印度、德國、英國和美國的1萬人進行了調查,以便我們“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未來”。在這些人中,近37%的人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會讓他們面臨失業的風險;2014年,有33%的人也有類似的擔憂。
報告中有一個令人感到吃驚的事實就是,人們通過升職而穩步前進的工作将不複存在,這更加強調了前面提到的發展新技能的必要性。普華永道的負責人、美國人民和組織的聯合領袖Jeff Hesse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,自動化已經在迫使一些人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,盡管各個行業的情況都不一緻。
Hesse解釋說:“不同的行業受影響的情況肯定是不同的,但在接下來的5年裡,我們将看到員工們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提升他們的技能。”如果這份報告的結果具有可參考性,那麼人們已經做好了改變的準備:74%的人表示願意“學習新技能,或者接受所有再培訓,以便将來能夠繼續工作。
截至2017年3月,普華永道報告稱,到本世紀30年代初,美國約38%的就業崗位會受到的自動化影響,德國緊随其後,為35%;英國為30%;日本為21%。
去年,微軟創始人、慈善家比爾.蓋茨表示,要想在越來越與科技緊密相關的就業市場找到工作,人們需要具備三種專業知識:科學、工程學和經濟學。他們不需要成為專家,但他們需要了解每個領域的人都能做到什麼。就機器人技術而言,那些能夠管理自動化軟件程序的人将會非常搶手。Hesse還建議人們研究他們自己的工作領域需要掌握哪些新技能。
你不能隻着眼于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崛起,而不去質問那些不調整自己或不願意學習新技能的人。普華永道調查的56%的人認為政府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就業,大概的意思就是,讓沒有技術能力的人可以繼續工作,賺取收入。
自動化的影響雖然比預期來的更慢一些,但這依然是一個明确的、迫在眉睫的挑戰,人人需要為此做好準備。無論是來自政府的資金補助,還是得到更好的工作培訓,又或是其他解決方案,我們都需要在找到合适的解決辦法之前做出決定:那就是先提高自己。
- 上一篇:已經沒有了
- 下一篇:央視聚焦東莞 東莞向全球展示“世界工廠”智能轉型成果